康复杂志:
3月20日晚,由上海市教委、市卫健委指导,上海市口腔医院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康复杂志社承办,上海市口腔医学会、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协办的“关注儿童健康,从预防口腔病开始”直播课吸引了19万人次观看。
上海市口腔医院的3位专家张颖医生、曾晓莉医生和王沪宁医生教给大家很多实用的护牙知识和常见口腔问题的应对措施。直播内容精彩,我们一起回顾。
口腔专家精彩解说
怎么远离蛀牙、疼痛
含糖食品及碳酸饮料摄入过多会导致龋病和牙齿敏感。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减少吃糖次数,进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进食。
怎么有效清洁口腔
适合儿童的刷牙方法是“圆弧刷牙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微加力,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 5 次以上,前牙内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均应刷到。
选择大小适宜的儿童牙刷,每两至三个月更换一次,当出现牙刷毛外翻或倒毛时,应及时更换牙刷,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 2 分钟,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学龄前儿童很难完成精细复杂的刷牙动作,需要家长帮助和监督。
类型:牙膏的氟浓度在 500-1100mg/kg
用量:0-3 岁 米粒(15-20毫克)
3-6 岁 豌豆
>6 岁 黄豆大小即可
怎么拥有整齐牙齿
戒除不良口腔习惯
及时处理替牙期障碍
替牙期间的乳牙早失、滞留、邻面龋坏、多生牙和先天缺失牙等,均可引起错颌畸形。
定期口腔检查
什么时候开始看牙?—— 第一颗牙齿萌出后的6个月内(一周岁内)。
检查什么?—— 牙齿的萌出、蛀牙、牙关系、牙龈炎、不良习惯、舌系带、口腔黏膜等。
儿童及青少年多久检查一次口腔?—— 3~6个月。
连线专家,解答你所有困惑
问
孩子7岁,门牙一直不掉,需要拔掉吗?
答
一般情况下,孩子从6~7岁开始替换乳牙。当然,每个孩子不同,时间前后差个1年不是大问题。家长实在担心的话,可以去医院拍个牙片看一下牙胚发育情况。如果牙胚正在发育中,那不用担心。但如果恒牙已经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掉,出现了双排牙,那就建议拔掉乳牙。因为如果把恒牙位置占掉,恒牙就容易长歪了。
问
牙齿上出现白斑是怎么回事儿?
答
原因有很多,与牙齿一过性的脱矿、发育缺陷、当地水质,孩子用药史、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有关。如果是因为清洁不到位,菌斑附着,食用大量甜饮料所造成的白斑,很可能是即将蛀牙的信号哦。所以发现白斑后要先确定原因。如果只是单纯的白斑,没有造成实质缺损的无需治疗,但需要定期检查和预防白斑的继续发展。
问
发现孩子“地包天”?应该看什么科?
答
我们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面容问题了。“地包天”是下面的前牙咬在上面前牙的外面,长期发展下去,孩子的面型会呈月牙形,影响外貌,要及早干预。如果孩子比较小,可以看儿童科,我们有亚专科早期矫治。如果大些的孩子可以去正畸科做治疗。一般情况下,乳牙期的“地包天”多数采用活动性的矫治器治疗,可以摘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采用固定的矫治器了。如果有颌骨发育的异常,则可能还需要戴用前牵引面具。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疗法。
问
孩子换牙后喜欢舔牙,要纠正吗?
答
新牙齿的生长过程中很缓慢,导致不适感出现。孩子会喜欢舔牙或者推动新牙。如果过程很短,轻轻舔一下,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但如果用力过大,时间过久,甚至出现吮指,咬笔头等坏习惯,就会对牙齿排列和颌骨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纠正不良习惯,促进改善牙齿骨头和肌肉的平衡。
问
孩子门牙被撞掉一块?要怎么处理?
答
我们称之为“牙外伤”。缺损的这一块建议家长尽量找到。比起补牙材料,用自己的牙齿填补还是会更加自然。不管是缺损的牙片还是用材料补,后续都不要吃太硬的东西。
还有更严重的情况是整个牙齿脱落。也是一样,请家长尽量找到这一颗牙齿,还有再植回去的机会。这里要提醒家长,清洗脱落的牙齿时,一定要手拿牙齿的冠部,而非根部,以免破坏活性组织。最好放在牛奶或生理盐水里保存。不要用干的纸巾包裹。尽量在15分钟内赶到医院。
问
孩子睡觉爱磨牙,是什么原因?
答
缺钙、寄生虫感染、不良吞咽习惯等都会导致孩子睡觉磨牙。我们要对因治疗。其实,门诊上遇到比较多的是孩子在替牙期时爱磨牙。因为长牙的不适产生夜间磨牙,这种情况会随着牙齿萌出而自行缓解。如果磨牙症状持续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可制作磨牙垫。
直播课落下帷幕,感谢学生和家长的支持。更多精彩请戳→。我们将再组织口腔专家进行线上直播答疑。具体时间与内容,您可关注“康复杂志”公众号。
康复小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