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腹胀、反酸和口臭,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感染需通过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确诊,治疗以抗生素联合抑酸药为主。1. 上腹疼痛或灼烧感
幽门螺杆菌破坏胃黏膜屏障后,胃酸刺激暴露的组织引发疼痛。疼痛多位于剑突下,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可能缓解。持续疼痛超过两周需就医排查溃疡或胃炎。
2. 餐后腹胀与早饱
细菌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气体,导致胃部胀满感。患者常感觉少量进食即有饱腹感,可能伴随打嗝。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避免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
3. 反复反酸烧心
感染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贲门功能失调时出现反流。夜间平卧症状加重,长期可能损伤食管。睡眠时抬高床头15厘米,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可缓解。
4. 顽固性口臭
细菌在胃内产生的氨气及硫化物经血液循环从肺部排出。刷牙无法消除这种口臭,咀嚼无糖薄荷糖仅能暂时掩盖。根除细菌后口臭通常消失。
5. 非特异性症状
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或体重下降,儿童可能出现生长迟缓。贫血患者需排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导致的铁吸收障碍。
确诊需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胃镜检查可观察黏膜损伤程度。标准四联疗法包含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铋剂,疗程10-14天。治疗期间避免饮酒,完成疗程后4周复查确认根除效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存在相关性,出现持续消化道症状应及时检测。家庭成员中存在感染者时,建议分餐并使用公筷。成功根除细菌后,胃黏膜炎症通常可在数月内逐渐修复,但需注意预防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