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悸、胸痛和乏力,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异常及心肌损伤,治疗以休息、药物支持和监测为主。
1. 心悸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典型症状,患者常感觉心跳不规律或过速。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导致电信号传导异常,或炎症反应引发心律失常。需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确诊,轻症可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中重度需静脉注射胺碘酮,严重者需植入临时起搏器。日常避免咖啡因和剧烈运动。
2. 胸痛多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与病毒引发的心包膜炎症或心肌缺血有关。区别于心绞痛,这种疼痛在深呼吸时加重。确诊需心肌酶谱检查和心脏MRI,急性期使用布洛芬缓解炎症疼痛,重症联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合并血栓时加用低分子肝素。建议发病期保持半卧位休息,限制盐分摄入。
3. 持续性乏力源于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损伤左心室功能,通过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射血分数降低。治疗需静脉滴注维生素C和辅酶Q10营养心肌,严重心力衰竭者用利尿剂呋塞米减轻负荷。康复期每天监测体重变化,蛋白质摄入量需达1.2g/kg,推荐清蒸鱼和蛋羹等易消化食物。
病毒性心肌炎的三联征提示心肌已发生实质性损害,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完成心肌核素扫描等深度检查。急性期绝对卧床可降低猝死风险,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三个月内避免竞技性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功能,疫苗接种可预防相关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