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积液指子宫腔内或输卵管积聚异常液体,严重程度需结合病因判断。常见原因有生理性积液、炎症反应、子宫内膜病变、生殖系统畸形、肿瘤因素。
1、生理性积液: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或排卵期卵泡液残留可能导致暂时性积液,通常量少且无症状,无需特殊处理,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吸收。
2、炎症反应:慢性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性疾病会引起炎性渗出,积液多呈脓性或血性,伴随下腹坠痛、异常阴道分泌物。需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3、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等病变阻碍经血排出,形成褐色陈旧性积液,可能伴有月经淋漓不尽。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必要时行诊刮术或息肉切除术。
4、生殖系统畸形:先天性宫颈狭窄或子宫纵隔等结构异常导致经血潴留,青春期后出现周期性腹痛,超声显示宫腔扩张。需手术矫正畸形,如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
5、肿瘤因素: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晚期可能引发血性积液,伴有消瘦、接触性出血。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刺激。急性期可食用薏苡仁、冬瓜等利水食材,忌食辛辣发物。每周3次半小时以上的快走或瑜伽有助于盆腔血液循环,长期久坐者建议每2小时起身活动。绝经后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积液需及时排查恶性病变,育龄期反复积液建议监测排卵功能。所有病理性积液患者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