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可通过高热骤退后出疹、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典型表现包括持续高热3-5天后体温骤降、玫瑰色斑丘疹、颈部淋巴结肿大,需与风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鉴别。
1、热程特征:
幼儿急疹发热通常持续3-5天,体温可达39-40℃,使用退热药物效果有限。与其他感染性发热不同,患儿精神状况相对良好,高热期间无显著萎靡表现。发热骤退后12-24小时内出现皮疹是本病重要特征。
2、皮疹特点:
皮疹呈直径2-5毫米的玫瑰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多先出现在躯干部位,随后蔓延至颈部和四肢。皮疹不伴瘙痒或脱屑,持续1-3天自行消退,消退后无色素沉着。此特征可与水痘、手足口病等伴瘙痒的皮疹区分。
3、伴随症状:
多数患儿伴有轻度咽部充血、眼睑水肿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轻微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无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这些表现有助于排除呼吸道病毒感染。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与细菌感染显著不同。病毒分离或PCR检测可明确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但临床通常根据典型表现即可诊断。
5、鉴别诊断:
需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出疹性疾病鉴别。麻疹有柯氏斑和卡他症状;风疹皮疹持续时间更长伴耳后淋巴结肿大;猩红热有草莓舌和帕氏线。药物疹多有用药史且分布不对称。
患儿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补充适量水分和维生素C,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饮食。皮疹期避免抓挠,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若出现持续嗜睡、抽搐或发热超过5天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促进体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