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宫腔镜检查等方式诊断。诊断方法的选择主要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相关。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手段,通过双合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质地变软等体征。医生会询问月经史、异常出血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内膜异常增生的可能。对于绝经后出血患者,妇科检查能排除宫颈病变等干扰因素。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和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2毫米需警惕增生可能。超声还能观察内膜回声是否均匀,鉴别息肉、肌瘤等器质性病变。
3、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性刮宫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腺体结构和细胞异型性,可明确增生类型(单纯性、复杂性或不典型增生)。分段诊刮能确定病变范围,指导后续治疗。
4、激素水平检测:
检测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内分泌状态。长期无排卵导致雌激素持续刺激是常见诱因。对于年轻患者还需检测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等,评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5、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能直视宫腔形态,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并取材。对于超声提示局灶性增厚或反复出血患者尤为重要。检查同时可进行针对性活检,提高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
确诊子宫内膜增生后需建立长期管理方案。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调节内分泌。补充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可能改善内膜健康。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内膜变化,绝经后女性每年应进行妇科检查。出现异常出血需及时就诊,未生育患者应咨询生殖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