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必须手术才能治愈,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常见手术方式有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椎间盘切除术、腰椎融合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1、椎间孔镜术:
通过直径约7毫米的工作通道完成操作,局部麻醉下将内窥镜置入椎间孔区域,使用微型器械摘除突出髓核组织。该技术对肌肉韧带损伤小,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适合单纯性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压迫患者。需注意术后3个月内避免弯腰负重。
2、椎间盘切除术:
采用后路椎板开窗方式显露椎管,直接切除压迫神经的突出髓核及部分退变椎间盘组织。适用于合并椎管狭窄或钙化的患者,术中可同时处理增厚的黄韧带。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存在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的风险。
3、腰椎融合术:
在切除病变椎间盘后植入Cage融合器并辅以椎弓根螺钉固定,实现病变节段的骨性融合。主要适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合并节段不稳的患者,可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术后6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需警惕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
4、人工椎间盘置换:
用高分子材料或金属制成的人工假体替代病变椎间盘,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适应症为年轻患者的单节段退变,要求终板结构完整。术后需循序渐进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长期随访可能出现假体磨损或下沉。
非手术治疗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案,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硬板床上采用仰卧位屈髋屈膝姿势。症状缓解后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麦肯基疗法训练,重点加强腹横肌和多裂肌的力量。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搬运重物时采用下肢发力方式。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度游泳可减轻椎间盘压力,水温不宜低于28℃。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或进行性肌力下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