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是最常见的龟类之一,学名巴西红耳龟,别称红耳龟、巴西彩龟、秀丽锦龟等,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及中美洲,1987年引入我国并大量养殖,常作为观赏龟饲养在水族箱中,下面来看一看巴西龟腐甲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吧!
一、病因论述
腐甲病是巴西龟常见的疾病,因病原不同可分为干型和湿型两种,其中干型腐甲病多与真菌感染有关,湿型腐甲病则多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有关,但两种腐甲病通常都发生在巴西龟外壳受伤后,有时就算只受到轻微的损伤也可能诱发此病。
二、典型症状
1、前期:病龟背甲或腹甲出现白色斑点,之后白色斑点慢慢演变成红色斑点,用力挤压时有血水渗出,并有强烈的腐臭气味。
2、后期:病龟背甲或腹甲逐渐溃烂成肉眼可见的孔洞,腋窝、胯窝鼓胀,停止摄食,行动呆滞,有缩头现象,最终衰竭而死。
三、治疗方法
1、方法一:将患处盾片挑破,挤净血水,去除病灶,然后用高锰酸钾直接涂抹患处,每天1次,1周可痊愈,但龟甲上会有永久性疤痕。
2、方法二:用3%双氧水涂抹病灶部位数次,再用高锰酸钾涂抹患处数次;也可用10%食盐水浸泡30分钟,然后再用金霉素软膏涂抹患处。
四、防止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喂食后及时打捞出残渣,晴朗天气要晒背1~2小时。
2、运输、转运、放养等过程中要轻放轻翻,绝对不能重摔,防止损伤甲壳过深而发病。
3、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及时投喂饲料,大小个体分开饲养,避免巴西龟之间相互打斗。
白眼病是巴西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巴西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尤其是稚龟、幼龟阶段最容易发病,典型症状是巴西龟眼睛肿大且呈灰白色,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引起失明甚至死亡,下面来看一看巴西龟白眼病最简单防治方法吧!
一、病因论述
巴西龟白眼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如结核菌、弧菌等都可能引起白眼病,但根本原因还是水质太差,水质太差不但会引起病菌滋生,还会导致巴西龟的健康状况下降,从而给病菌或寄生虫以可乘之机,饲养密度过大也是诱发白眼病的重要原因。
二、典型症状
病龟眼部发炎、充血、肿大,逐渐变成灰白色,眼球外部被白色分泌物掩盖,眼睛不能睁开,眼皮上有死皮,患病后常用爪子擦眼部,行动迟缓,不吃东西,有些病龟发病初期只有一眼患病,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快另一眼也会患病。
三、治疗方法
1、病情较轻:病龟眼睛比较红肿,常用爪子抓眼睛,此时可以直接碘伏或聚维酮碘擦拭眼部,同时要勤换水以保证水质。
2、病情较重:病龟拒食,眼睛不能睁开,此时可用盐酸金霉素眼药膏等眼药擦拭眼部,每天一次,同时将降低水位浅养。
3、病情严重:病龟眼部有异物,此时要先将病龟眼内的异物清理干净,然后再用眼药擦拭眼部,每天两次,同样要浅养。
四、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喂食后及时打捞出残渣,晴朗天气要适当晒背1~2小时。
2、越冬前和越冬后要加强营养管理,以增强巴西龟的抗病能力,不能长时间只喂一种食物。
3、水族箱或鱼缸要及时消毒,例如可用10%食盐水浸泡3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4、盘尼西林、高锰酸钾等溶液浸泡龟体,其中稚龟用20毫克/升,幼龟和成龟用30毫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