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团和鲶鱼都是常见的经济鱼种,其中江团是鲿科、鮠属淡水鱼类,学名长吻鮠,别称鮰鱼、江团、肥沱等,鲶鱼是鲇形目数千种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土鲶、大口鲶、塘鲺、埃及塘鲺等,下面来看一看江团和鲶鱼哪个干净吧!
一、鱼种论述
江团和鲶鱼是非常相似的两种鱼,其中江团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鮠属淡水鱼类,学名长吻鮠,别称鮰鱼、江团、肥沱等,而鲶鱼则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鲇形目下属数千种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土鲶、大口鲶、塘鲺、埃及塘鲺等。
二、栖息环境
江团一般情况下要比鲶鱼干净。江团是常见的食用鱼类,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无肌间小刺而备受青睐,最适合用来作烤鱼,事实上江团并不脏,脏的是和江团很相似的鲶鱼,尤其是埃及塘鲺(俗称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鱼),甚至能在臭水沟、下水道等极端环境中生存。
三、形态对比
1、江团:江团体延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体表光滑无鳞,背鳍短,脂鳍短,腹鳍小,尾鳍深分叉,背部色暗灰,腹部色浅,头部、体侧有不规则紫灰色斑块,各鳍灰黄色。
2、鲶鱼:鲶鱼体延长,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下颚突出,齿间细,眼小,成鱼具2对须,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无脂鳍,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
四、生活习性
1、江团:江团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水流较缓慢且水底多石块、树枝等隐蔽物的河湾、湖库等水体中,肉食性,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小型鱼类、动物尸体等为食。
2、鲶鱼:鲶鱼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肉食性,捕食对象多为餐条、泥鳅、鲫鱼等小型鱼类,也喜食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幼虫、动物尸体等。
江团是常见的食用鱼类,学名长吻鮠,别称鮰鱼、肥沱、肥王鱼等,原产于中国,长江、辽河、淮河、闽江、珠江等水系均有分布,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无肌间小刺而备受青睐,下面来看一看江团为什么叫垃圾鱼吧!
一、鱼种定义
江团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学名长吻鮠,别称鮰鱼、肥沱、肥王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鮠属淡水鱼类,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2007年12月12日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二、原因论述
江团被叫作垃圾鱼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江团是常见的食用鱼类,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无肌间小刺而备受青睐,最适合用来作烤鱼,事实上江团并不脏,脏的是和江团很相似的鲶鱼,尤其是埃及塘鲺(俗称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鱼),甚至能在臭水沟、下水道等极端环境中生存。
三、分布范围
江团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辽河、淮河、闽江、珠江等水系中,尤以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最常见,朝鲜西部地区也有分布,因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野生江团资源正在急剧衰竭,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已开展人工养殖。
四、生活习性
1、底栖性:江团是底栖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底层活动,喜栖息在水流缓慢、水深且水底多石块、树枝等隐蔽物的河湾、湖库等水体中,冬季集群在干流深水处夹缝中越冬。
2、喜温性:江团是喜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0~38℃,最适生存水温24~28℃,摄食临界水温10~32℃,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食欲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停止摄食。
3、肉食性:江团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且贪食,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底栖软体动物、小型鱼类、动物尸体等为食,偶尔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栖落的蜻蜓、蚂蚱、蝴蝶等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