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体质鼻炎鼻塞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过敏体质儿童鼻腔黏膜对花粉、尘螨等物质过度敏感,表现为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等症状。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家长需帮助儿童识别并远离常见过敏原,如定期清洗床单被罩以减少尘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保持通风干燥,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灰物品。对动物皮屑过敏者应避免接触宠物。食物过敏儿童需严格规避致敏食物,家长需仔细阅读食品标签成分。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改善鼻塞症状。儿童可采用鼻腔喷雾器或洗鼻壶,每日1-2次,冲洗时保持头部前倾避免呛咳。冲洗后配合鼻腔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家长需监督操作过程,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鼻出血。
3、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可减轻黏膜炎症,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能缓解喷嚏流涕。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适用于合并哮喘的患儿。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鼻喷激素使用后需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家长不可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
4、免疫治疗
对尘螨等明确单一过敏原的5岁以上儿童,可考虑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脱敏治疗。治疗初期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等反应,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完整疗程需持续3-5年,可改变过敏进程。免疫治疗期间仍需配合药物控制症状,家长需定期带儿童复查疗效。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下鼻甲肥大患儿,可考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缩小鼻甲体积。伴发鼻中隔偏曲者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需保持鼻腔清洁,使用鼻用激素预防粘连。手术不能根治过敏体质,术后仍需持续进行环境控制和药物管理。
过敏体质儿童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增强免疫力。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夏季空调滤网需定期清洁。家长应记录儿童症状发作时间、诱因及用药反应,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每年过敏季节前2周可预防性使用抗组胺药物。若出现持续头痛、嗅觉减退等并发症表现,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是否合并鼻窦炎或鼻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