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视网膜出血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外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症状。1、控制血压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视网膜出血的常见诱因,长期血压或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血糖,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糖尿病患者需遵循低糖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或降糖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风险。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羟苯磺酸钙胶囊、止血的云南白药胶囊或促进吸收的卵磷脂络合碘片。羟苯磺酸钙胶囊可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出血,云南白药胶囊适用于外伤性出血,卵磷脂络合碘片对陈旧性出血吸收有帮助。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眼底。
3、激光治疗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可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激光能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防止反复出血。治疗分3-5次完成,每次间隔1周,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需避免揉眼和剧烈活动。
4、玻璃体切除术
对于大量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行23G/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清除积血并修复视网膜,术后需保持俯卧位1-2周。该手术能挽救严重出血导致的视力丧失,但存在白内障进展、眼压升高等并发症风险。
5、中医调理
肝肾阴虚型可服用杞菊地黄丸,气血两虚型适用归脾丸,配合针灸睛明、太阳等穴位。中药三七粉冲服有助于化瘀止血,菊花决明子茶可辅助缓解眼疲劳。中医治疗需持续2-3个月,期间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视网膜出血患者应避免突然低头、用力排便等增加眼压的行为,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多补充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严格戒烟限酒。每周用热毛巾敷眼2-3次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飞蚊症加重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诊。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底照相或OCT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