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伤者抢救需立即固定脊柱并呼叫急救,避免移动伤者躯干。脊柱骨折可能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暴力撞击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剧痛、活动受限、肢体麻木或瘫痪等症状。
发现疑似脊柱骨折伤者时,首先观察环境确保安全,严禁随意搬动或扶起伤者。用双手固定伤者头部两侧,保持头颈与躯干呈直线,可利用衣物卷成颈托临时固定颈部。若必须移动伤者,需3-4人协同采用轴线翻身法,保持头颈胸腰整体平移。等待急救人员期间,持续监测伤者呼吸和意识状态,清除口腔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寒冷环境中需用毛毯覆盖伤者躯干,但避免因保暖动作造成脊柱扭曲。
脊柱骨折急救的核心原则是防止继发损伤,错误搬运可能导致脊髓永久性损害。急救人员到达后会使用脊柱板、颈托等专业器械固定,并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或合并神经损伤者,可能需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或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康复期需严格卧床休息,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必要时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碳酸钙D3片等药物预防骨质疏松。
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骨质疏松筛查,中老年人避免提重物或剧烈扭转脊柱。驾驶或高空作业时规范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绳,运动前做好热身防护。伤者恢复期间需使用硬板床,保持轴线翻身每2小时一次,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若出现下肢感觉异常或二便功能障碍,须立即复查排除脊髓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