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历
三代名医邹云翔、邹燕勤、王钢教授
节气养生秘笈
一月
小寒
(1月5日农历十一月十九)
小寒养生:“三宜”,宜早卧迟起,宜多衣防寒,宜静神少虑
小寒饮食:以“温补”为先
小寒疾病:“小寒天最寒,三九防肤痒”
虫草老鸭汤
原料:冬虫夏草3g左右,老鸭一只(尽量用3年以上的瘦鸭或乳鸽一只或甲鱼一只)
养生功效:虫草为养肺补肾、填精第一珍品,老鸭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与虫草合用为冬季益肾补虚劳的圣药,有条件者进三九后可一个九吃一次
注:详细内容可回看CCTV2 2003年2月19日健康之路节目邹燕勤、王钢教授介绍的“冬虫夏草炖老鸭汤”
大寒
(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四)
大寒养生:大寒养生重点在补肾精,固肾精、填肾精
大寒饮食:宜常食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风寒邪气的侵袭
大寒疾病:“大寒天气凉,最要防感冒”
防感膏
原料:银花60g、连翘60g、荆芥60g、防风60g、板蓝根300g、贯众100g、蛇舌草100g、茯苓150g、生甘草60g、小红枣100g
感冒后必做的10件事
1、服邹老感冒膏
2、热水冲(颈后部大椎穴)或泡澡出汗3、补充维C
4、吃块黑巧克力
5、打开加湿器
6、吃流体食物
7、远离乳制品
8、服中成药制剂:午时茶、小柴胡颗粒、板蓝根冲剂、桑菊饮、银翘片等
9、多喝水
10、耐心等它过去
注:详细内容可回看CCTV4《中华医药》2015.10.28日“小儿肾病有良方”(王钢、邹燕勤教授演讲)
二月
立春
(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
立春养生:
①要顺应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养阳护肝
②冬春之交较易得病,穿衣要讲究“春捂”
③夜卧早起
立春饮食:宜食辛甘发散之物,不宜食酸收之物
立春疾病:“立春天渐暖,要防倒春寒”
立春养肝明目粥(枸杞子粥)
原料:枸杞子15~20克、糯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养生功效:补血明目,滋阴益肾。肝肾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
雨水
(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四)
雨水养生:雨水时节气候日趋暖和,易感风邪而致病
雨水饮食:雨水节气空气湿润,正是调养“脾胃”的好时机
雨水疾病:雨水节气湿气重,最要防治关节痛
黄芪鲫鱼汤
原料:黄芪15克,鲫鱼1条(约重300克),猪瘦肉200克,生姜15克,葱10克,料酒30毫升,白糖、精盐各5克,味精、胡椒粉各2克,醋3毫升,鲜汤2000毫升
养生功效:有补气健胃、美容润颜之功效。主治脾虚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泄泻,以及气虚所致的气短乏力等症。女人常食可美容润肤
三月
惊蛰
(3月5日农历正月十八)
惊蛰养生:主张祛风养肝、清火利湿
惊蛰饮食:饮食要点应“春宜养肝,清淡少脂”
惊蛰疾病:惊蛰节气万物苏,需防传染、过敏、精神病
荸荠汤
原料:荸荠20~30个(洗净,不除皮,切片)
养生功效:邹老在惊蛰节气会吩咐阿姨每天给大家煮荸荠汤,说是:“去去湿,清清火,保保肝,通通便。”确实荸荠味甘寒,有清热利湿、保肝通便作用。治舌苔腻、口味差、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
春分
(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五)
春分养生:这个节气的养生也应相应将人体的工作、运动、饮食、休息作个“平分”(平衡的调节)
春分饮食:饮食调养应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忌偏热、偏寒的饮食
春分疾病:春分节气风不小,特别需防过敏病
双花煲鸡蛋
原料:辛夷花15克,银花15克,鸡蛋2只(去壳),小红枣15克
养生功效:辛夷花,辛温,散风寒,通鼻窍;银花,性寒,散风热,清热毒;鸡蛋,滋阴润燥,解毒止痒。合而用之,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体质,以及春分节气的各种过敏预防有效
四月
清明
(4月5日农历二月二十)
清明养生:防过敏,注意防范“花粉”、“发物”
清明饮食:不宜多食“发”的食物,(过敏体质,肾脏病患者尽量不吃春笋、香椿头、海虾、小公鸡、鲤鱼、羊肉、猪头肉等发物)
清明疾病:清明多雨肝气旺,需调血压与情志
春茶是最好的养生饮品
江南的春茶,特别受人追捧,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不但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还富有保健作用。以绿茶为代表的春茶在春夏喝最顺应时节,可以缓解春困;夏天喝茶还能清热解毒、降低血脂
谷雨
(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五)
谷雨养生:
①防早晚温差,减少感冒
②防雨湿、细菌、霉菌伤人,减轻关节疼痛
谷雨饮食:重点在养肝清肝、补血明目。
谷雨疾病:谷雨节气易长肉,减肥运动莫拖延
一代名医邹云翔教授的养生精髓
健身之道在于运动(动脑、动手、动腿)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忌冷饮、秋防燥、冬进补)
多种娱乐怡性悦情(晚年喜好读书、书法、围棋)
一代名医邹云翔教授饮食“六不要诀”
①不过饱;②不过冷;③不过咸;
④不过硬;⑤不过甜;⑥不过腻。
五月
立夏
(5月5日农历三月二十)
立夏养生:“春夏养阳”,“注意保津”
立夏饮食:粥和汤是立夏以后的最佳饮食
立夏疾病:“立夏天渐热,要防心累和津伤”
菊花叶(脑)蛋汤
原料:菊花叶100g,鸡蛋3个
养生功效:菊花叶(脑)蛋汤是南京地区百姓餐桌上立夏后最常见的传统汤类,此节气菊花叶最嫩,聚集了一个冬天后的营养成分,清火明目、除烦、去疖、利五脏,适用于高血压、便秘、目赤、肿痛、疖肿等。用水煮后不苦,与鸡蛋一起煮汤,清火不伤脾更增加营养
小满
(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
小满养生:
①精神养生,保持心态平静
②防“风疹”、“湿疹”等皮肤病
小满饮食:小满时节,饮食调养宜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清利湿热的食物
小满疾病:“小满江河满,要防皮肤恙”
冬瓜豆腐草鱼汤
原料:冬瓜500g,草鱼250g,豆腐500g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养生功效:
草鱼味甘,性温,具有暖胃和中、小满节气食用可降肝火,有祛风、益肠明目的功效。冬瓜,小满节气多吃可以清热解毒消肿。吃豆腐小满节气有利于健脾和胃、益气宽中、清热解毒。合而用之,健脾和胃、清热利湿、增加食欲、缓解疲劳
六月
芒种
(6月6日农历四月廿三)
芒种养生:①防霉防湿;②晚睡早起;③中午小憩;④换衫冲澡;⑤情志愉快
芒种饮食:“宜清淡”
芒种疾病:“芒种梅雨天,留神湿病生”
芦荟蜂蜜汁
原料:芦荟2片,蜂蜜、水各适量
小编推荐:“三位教授巧用果蔬汁防治便秘经验”:便秘是肠道产生老化的第一警讯!心脑血管老年病人最忌大便秘结,用力挣解!便秘分功能性、器质性
预防要点:①多喝水;②晚餐不吃太多;③多吃蔬菜少吃肉;④多运动;⑤保持良好生活、排便习惯。
平常便秘者可喝荸荠水、香蕉菠萝汁;火大者喝牛蒡子水;高血压喝决明子水;心脑血管病者喝猕猴桃水梨汁;顽固性便秘喝芦荟蜂蜜汁、番泻叶蜂蜜汁
夏至
(6月21日农历五月初八)
夏至养生:
①宜早睡早起
②不做过分剧烈运动
③祛除体湿
夏至饮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杂粮;宜多食酸味,常食咸味以补心
夏至疾病:“夏至阳盛极,内外并治冬病好”
冬病夏治“肾病贴”
成分:肉桂10克 大黄10克 三七10克 硅氮酮5克
作用机理:1985年我们采纳了用心脏贴膜外贴治心绞痛的思路,开创将中药打粉加助渗剂穴位贴敷,通过经皮透入和穴位经络刺激,起到温补肾阳、活血化瘀、通腑泄浊作用,而达到降血肌酐、保肾功能作用,发表在1986年中医杂志
注:详细内容可回看CCTV4《中华医药》2016.08.18日“肾衰夏治事半功倍”
七月
小暑
(7月7日农历五月廿四)
小暑养生:
①舒缓心情
②“大扫除”,清除室内、衣服、所藏食品等由于梅雨带来的潮湿霉菌
小暑饮食:饮食调理和水分补充至关重要。
小暑疾病:“小暑三伏天,要防肠胃病”
小暑巧食西瓜
注:详细内容可回看CCTV4 2016年8月18日中华医药节目邹燕勤教授介绍的“虫草煲西瓜老鸭”
大暑
(7月23日农历六月十一)
大暑养生:防暑降温不容忽视
大暑饮食:吃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水是极其重要的
大暑疾病:“大暑热最极,要防气津伤,重视保胃气”
介绍“防暑神药”
1、十滴水:口服2-5毫升
适应症状:头晕、昏迷、发热、中暑等。
2、人丹:口服或含服0.1-0.2克
适应症状:高温、中暑、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老人、小孩和孕妇服用人丹经医生指导
3、藿香正气水:口服5-10毫升
适应症状:夏季暑湿、感冒、发热、头痛、腹泻、肠胃炎、消化不良等
八月
立秋
(8月7日农历六月廿六)
立秋养生:
①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
②生活起居宜早睡早起
立秋饮食:立秋后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立秋疾病:“立秋天渐凉,要防燥伤肺”
铁皮石斛四花茶
原料:
养生功效:养阴润肺、止渴生津;如暑热重火大加银花;如头晕目糊加菊花;如咽喉疼痛、心烦胸闷加三七花
处暑
(8月23日农历七月十三)
处暑养生:
①注意温差变化
②调整睡眠时间
③注意解除“秋乏”
处暑饮食:饮食调节方面,要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
处暑疾病:“处暑日头毒,要防腹泻,肺燥与失眠”
酸枣红枣核桃酒酿汤
原料:酸枣仁30克,核桃仁30克,红枣50克,鸡蛋1个,酒酿适量
养生功效:清热除烦、养血补肾,安神催眠
九月
白露
(9月8日农历七月廿九)
白露养生:白露节气、天气渐凉、注意气候干燥、燥邪易于耗人阴津
白露饮食:这是秋燥最厉害的节气,可用润燥药膳来防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等症状
白露疾病:“白露天渐凉,阴津当保养”
海参小米粥
原料:海参1个,小米50克
养生功效:
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现代研究表明,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抗肿瘤等作用。
海参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主治肾精阴血亏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腰酸乏力,形体消瘦,潮热咳嗽,咯血,消渴,大便秘等。因为海参能阴阳双补,而且还不会损伤人体阳气,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人的免疫力,防癌、抗衰老。
秋分
(9月23日农历八月十四)
秋分养生:注意“养收”保养内守身体之阴气
秋分饮食:适宜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鸡头米汤
原料:鸡头米150克
附:芡实莲子粳米粥
原料:芡实30克、莲子10克、粳米30~40克
养生功效:鸡头米,学名芡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具有治疗“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王钢.消蛋白尿粥介绍[5],中医杂志,1985,(09):47。
注:详细内容可回看CCTV4 2015年10月8日中华医药节目王钢教授介绍的“小儿肾病消蛋白尿粥”。
十月
寒露
(10月8日农历八月廿九)
寒露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穿衣不再赤膊露体、注重足部保暖
寒露饮食:多食些甘、淡、滋润的食品,可健胃养肺润肠,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寒露疾病:“寒露天转凉,要防悲秋感”
酸枣仁桂圆牛奶汁
原料:酸枣仁30克,桂圆25克,牛奶150毫升
养生功效: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的作用是治疗失眠、盗汗、抑郁症的主要;桂圆有强身健体、益气补血、健脾安神的功效;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牛奶中丰富的钙还能消除紧张情绪,间接改善失眠
(注:如不吃牛奶或大便稀者可将牛奶改换黑豆50克和酸枣仁桂圆一起放入加水按豆浆键制成即可)
霜降
(10月23日农历九月十五)
霜降养生:霜降节气气温变化幅度较大,要适时添加衣服
霜降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秋补可以适当多吃些羊肉和兔肉
霜降疾病:“霜降天更冷,当防胃病发”
糖醋姜
原料:生姜、盐、酿造白醋、冰糖
养生功效:《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山药有降低血糖作用,糖尿病人可用蒸山药代一顿米饭。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晚餐也可蒸山药加新鲜蔬菜,不吃米饭,减少植物蛋白摄入。通过山药补充人体热量,体虚便溏的病人用蒸山药有可健脾止泻的作用
十一月
立冬
(11月07日农历九月三十)
立冬养生:起居养生重点防“寒”
立冬饮食:冬季气温过低,宜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寒冷也使排尿量增加,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
立冬疾病:“立冬天渐冷,要防寒伤肾”
立冬自制十全大补酒
原料:人参(或党参)80克、肉桂20克、川芎80克、茯苓80克,熟地黄120克、炙甘草40克、白术80克、黄芪80克、当归120克、白芍80克、50度以上白酒4斤
养生功效:大补气血,强筋健骨,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思饮食;潮热自汗,面色萎黄;忧思伤脾,脾肾气继,神疲乏力等
小雪
(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五)
小雪养生:
①调节好心态
②早卧迟起
小雪饮食:小雪时节,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
小雪疾病:“小雪首场雪,肺脏当保养”
川贝冰糖炖雪梨
原料:雪梨一个,川贝粉3克,冰糖3粒
养生功效:冬季阳气在里,胃中烦热,吃萝卜可以清解积热。萝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治感冒、哮喘、降压降血脂的作用
十二月
大雪
(12月7日农历冬月初一)
大雪养生:总原则:“大雪白茫茫,温肾补气血”
大雪饮食:宜:温补助阳、补肾益精。冬季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大雪疾病:雪后大风易使咳嗽、感冒增
大雪艾灸养生
艾灸的种类:直接灸、隔物灸、悬灸、艾艾灸、艾灸盒
冬至
(12月22日农历冬月十六)
冬至养生:提倡精神摄养,饮食调养为主
冬至饮食:以“补肾”为主,味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
冬至疾病:“冬至气降极,要防高血压、心梗、脑梗”
洋参当归羊肉汤
原料:西洋参5克,当归15克,羊肉500克,生姜3片,杞子30克,绍酒、葱、醋、胡椒粉等若干
养生功效:本药膳取自《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方主治妇人产后血虚有寒,邹老先生减少了生姜用量,加入西洋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当归养血补血;羊肉血肉有情之品,温中养血、补益肾阳,作为冬至节气,大补气血、温肾健脾的代表药膳
2018节气养生年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