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反复造成人们普遍的睡眠问题,据南加州大学的研究显示:“这种现象很普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睡眠变得更加困难。”
有的人会在隔离期间紧张的睡不着;有的会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有的会早早醒来无法入睡。睡眠与健康息息相关,睡眠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如何判断存在睡眠的问题?
根据医学的标准,如果我们对于睡眠时长和质量不满,同时还有下面三个表现中的一个①入睡困难②维持睡眠困难③早醒,并且这些表现每周至少出现3晚,至少持续3个月,那么就达到了睡眠障碍的诊断。
如果你没有上面表现的那么严重,时间也不满3个月,但是你非常焦虑睡眠的问题,白天精力也不足,那么也是需要关注睡眠问题的。
睡眠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社会心理因素。被迫隔离这类不愉快事件会让我们心情烦躁无法入睡。第二,环境因素。嘈杂的、不良光照、过冷过热、空气污浊或异味或睡眠环境改变,也会让我们受到影响。
第三,生理因素。睡前饥饿或过饱、过度疲劳、过度性兴奋、日间休息过多、抽烟、喝咖啡、喝茶、睡前运动过多等等状态下易失眠。第四,精神疾病因素。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都会导致失眠。
失眠了,怎么办?
第一,保证睡眠时间。
尽量保证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4点这段黄金睡眠时间;午睡一般不超过1小时;平时睡眠时间控制在6-8小时;连续加班工作期间,应抓住一切空档时间短暂的睡眠休息,睡眠被长时间剥夺前后应及时补觉。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时间也不是绝对的,因人因年龄因季节而不尽相同,最核心的是要保证睡眠质量。
第二、注意睡眠环境。
入睡前应灯光调暗,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电子产品屏幕产生的蓝光会抑制体内的褪黑素水平,褪黑素通常被称为“睡眠激素”,因为它我们晚上能睡得更好。因此,为了避免蓝光的负面影响,我们在睡觉前至少一个小时,最好是两个小时,不要在床上使用手机。早醒的人可选择遮光性好的窗帘。环境应该是一个安静、安全的场所,这样才能有高质量的睡眠。
第三、注意睡前饮食。
晚间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用茶或咖啡等饮品,可以吃点土豆、燕麦片、热牛奶。晚餐不要吃太多,睡前勿猛吃猛喝、大量喝水。一定不要饮酒助眠,因为酒精对睡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初期可以让人很快进入睡眠,但是睡眠会片段化、易惊醒,无法进入深度睡眠,这样反而会影响睡眠质量。
第四、注意睡前运动。
睡前高强度体能训练对睡眠不好,紧张的肌体得不到有效放松,无氧运动后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不能及时释放产生酸痛感。而且剧烈运动导致的精神兴奋,都直接影响延缓入眠时间、影响睡眠质量。
第五、注意睡前心情。
不要为过去的人或事生气或是懊悔,对未来发生的事不必担心,睡前放空自己。以下介绍几种方式:
(1)放松:可以听着舒缓的音乐,进行渐进式放松深呼吸练习,依序调节全身肌群(如臂、颈、背、腿)的紧张和松弛度。夜间醒来后,就开始自我放松,看是否有助于再入睡。如20分钟内不能入睡,则离开床,待有睡意再上床。
(2)冥想:冥想是一种训练精神力的健康活动,对心理健康有明确的好处。每天坚持进行不少于5分钟的正念减压训练如葡萄干练习、呼吸空间、正念静坐等,对放空自己效果很好。
(3)宣泄:如果还有事放心不下,就在床边放好纸和笔,把焦虑的心情或者没有想明白的事情随时写出来,这样你就不再那么担心了,脑子里也就不再去想了。
(4)减少刺激:睡前可以阅读一些不喜欢、无刺激的书籍,最好是读自己不感兴趣的枯燥文章,逐渐会产生睡意,便可以安然入睡了。
第六、药物治疗。
如遇自己调整不了的棘手情况,应该积极寻求医生的指导,可以服用一些如思诺思、右佐匹克隆这类的助眠药物,科学的诊疗手段可以解决大多数隔离期间的睡眠问题。
作者|潘霄 柏涌海(医学心理科)
监制|季莹
编审|王丹琳
编辑|方梅兰
主管|长征医院政工处
投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