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怡:思思医生,智齿这么困扰人,它为啥要刷存在感?
林思思医生:智齿学名为“第三恒牙”,是最后萌出的恒牙,以前古人的下颌特别发达,智齿萌出的位置不成问题。
林思思医生:但现代人的下颌越来越窄,位置不够,智齿都长不出来了。
小怡:哦!所以对现代人来说,原来正常存在的智齿成为“异类”。
林思思医生:是的,智齿其实蛮“可怜”的哈哈~
智齿,通常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因而得名。作为成人,基本都会经历长智齿。
幸运的人,智齿长得好,岁月静好;“倒霉”的人,智齿以各种长歪姿势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实际上,幸运的智齿情况都是相似的,但“倒霉”的智齿各有各的不同,今天我们整理了10个关于智齿的常见问题。
1. 我从来不觉得牙痛,难道是自己没有长智齿吗?
不一定。智齿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要逐渐退化掉的牙齿。有人确实不长,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但也有人的智齿,完全埋伏在骨头内部(一点都不露出来),这就需要拍摄牙齿x光片才能发现。所以有些情况下不疼,不代表没有智齿。
2. 为什么有的人长智齿会痛,有的人会不痛?
智齿导致的疼痛,最常见的就是“智齿冠周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完全长出来或者位置不正,这个部位就很难清洁,容易堆积牙菌斑,牙龈受到牙菌斑的刺激从而容易导致红肿疼痛。如果智齿长的位置比较好,或者清洁得很到位,也就不会痛。
3.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智齿,偶尔会肿痛,需要拍个牙片看看有没有智齿吗?
需要。其实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每年一次口腔检查。而且,没有症状的智齿同样可能产生危害,比如如果智齿位置不正,就容易嵌塞食物,继而导致相邻牙齿患龋齿(蛀牙)的风险增高。
4. 还没长出来的智齿要拔吗?
不一定。由于完全埋伏在骨内的智齿拔除难度较大,因此要仔细评估完全埋伏智齿拔除的必要性。经过拍片检查,如果可以明确判断埋伏智齿对于相邻的牙齿或组织造成了健康威胁,符合拔牙的适应征,通常建议拔除。如果埋伏的智齿没有明确的健康威胁,可以考虑暂时不拔。
举个例子,比如有个智齿,它埋伏在骨头深部,拍片发现智齿和下牙槽神经离得很近,拔牙可能有损伤神经的风险,而这个智齿本身没有疼痛的症状,对前面的大牙也没有影响,可以考虑暂时不拔。
5. 我不仅长了4颗智齿,还多了一颗牙,算是超生吗?
对于成年人,牙齿的数目为28-32颗。如果多于这个数目,就可能是存在多生牙(额外的长了牙齿)。当然如果乳牙没有脱落,也可能出现多了一颗牙齿的情况(医生把这个叫做乳牙滞留)。
6. 我很害怕拔牙,其实拔智齿有那么可怕吗?
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是正常反应。拔牙属于口腔一个小的手术,对于“手术”感到紧张和害怕,这是很正常的。目前在拔牙前注射的局部麻醉药物,见效快,效果好,在拔牙过程中通常是感觉不到明显的疼痛的。只是由于麻药无法阻断触觉,因此在拔牙过程中能感受到医生在口内做操作,但是疼痛一般是不明显的。至于是否可怕,这个比较主观。我自己拔智齿的时候有点点紧张,但是我觉得不可怕。希望有智齿问题的朋友,放下思想负担,勇敢地去接受治疗。
7. 拔牙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拍摄牙齿X光片是必须的。如果是选择上午拔牙,记得要先吃早餐,才能进行拔牙的操作(除了麻醉的原因,还考虑到拔牙后有段时间不能进食,不吃东西会饿肚子)。如果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比如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需要提前告知拔牙医生,由医生来判断是否适合拔牙。
8. 拔牙之后会肿多久?只能吃流质食物吗?
拔牙术后的肿痛,因人而异。与牙齿自身生长情况、牙齿拔除的复杂程度、拔牙术中的创伤程度、全身健康情况都是相关的。能够简单拔除的牙齿,术后通常不肿;埋伏于骨内的、不松动、拔除难度大的牙齿术后出现肿痛的可能性就大,拔牙后的肿痛一般1-2周内会逐渐缓解。拔牙术后当天建议吃冷的、软一点的食物(不需要流质),然后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建议1周内尽量避免用拔牙侧咀嚼。
9. 拔牙后凹下去的坑需要填坑吗?
拔智齿一般不需要“填坑”。拔牙后的创口,一开始是凹陷的,等骨头慢慢改建,就会慢慢变平了(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10. 智齿拔了为啥还会觉得痛?
拔牙术后肿痛,是正常的术后反应,不需要特别担心。如果肿胀逐渐消退、疼痛逐渐减轻,那么注意口腔卫生,慢慢等待伤口愈合就好。如果肿痛持续1周仍不减轻甚至加重,或者本来慢慢消退了,但后续反而出现了更肿痛的情况,请及时就医检查。
医学校对:
口腔科王鹏医生
林思思
怡禾医疗,从业6年。擅长牙齿松动、牙龈出血、蛀牙、缺牙、美白、镶牙、贴面、烂牙、牙痛、智齿、牙周炎等的诊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