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可通过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手法三种中医方法改善。筋膜炎多因劳损受寒、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所致,中医治疗以舒筋活络、散寒止痛为原则。
1、中药外敷:
选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成膏贴或药包热敷患处,常用药物包括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等。外敷药物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灶,可缓解局部水肿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寒性筋膜炎可加艾叶、花椒等温经散寒药材,急性期红肿者宜用大黄、芒硝等凉血消肿成分。需注意过敏体质者慎用,皮肤破损处禁用。
2、针灸疗法:
选取阿是穴及足三里、阳陵泉等远端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或电针刺激。针灸能调节局部微循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松解肌肉痉挛。急性期采用泻法快速止痛,慢性期用补法结合温针灸改善组织修复。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晕针或感染风险,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施行。
3、推拿手法:
运用滚法、按揉法等松解筋膜粘连,配合拔罐促进局部代谢。推拿通过力学刺激改变筋膜张力分布,恢复软组织弹性。操作时需沿肌纤维走向缓慢施力,避免暴力手法加重损伤。急性期宜采用轻手法点按周围穴位,慢性期可加深揉捏力度配合关节松动术。
中医治疗期间需避免久坐久站等重复性劳损动作,注意局部保暖防寒。日常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筋膜柔韧性,饮食宜多摄取山药、黑豆等健脾化湿食材,忌食生冷辛辣。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