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旁边的小疙瘩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甲状腺结节、咽喉部良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引起,需结合具体特征判断。
1、淋巴结炎:咽喉周围分布大量淋巴组织,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或口腔炎症时,邻近淋巴结会出现反应性增生。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质韧包块,可伴有压痛,急性期可能伴随发热。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2、皮脂腺囊肿:
颈部皮肤皮脂腺导管堵塞可形成囊性肿物,好发于毛囊密集区域。囊肿呈圆形隆起,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疼痛。较小囊肿无需处理,增大明显或反复感染需手术切除。
3、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位于颈前喉结下方,结节可能向侧方突出形成包块。多数为良性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随吞咽移动的无痛性肿块。需通过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评估,恶性可疑结节需穿刺活检。
4、咽喉良性肿瘤:
喉乳头状瘤、血管瘤等良性增生可能表现为咽喉侧壁突起,生长缓慢,表面黏膜完整。可能出现异物感或声音嘶哑,喉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肿瘤定期观察,影响功能时需手术切除。
5、恶性肿瘤:
下咽癌、甲状腺癌等恶性病变早期可表现为颈部无痛性硬结,可能伴有声嘶、吞咽困难。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进行性增大。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治疗需手术联合放化疗。
日常应注意观察肿块变化,记录出现时间、增长速度及伴随症状。避免反复触摸刺激,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限酒。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等,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现肿块持续增大、质地变硬、固定不活动或伴随消瘦、声嘶等症状时,需及时至耳鼻喉科或头颈外科就诊,完善喉镜、超声或CT检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