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主要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和感染、饮食结构失衡三大因素引起。
1、代谢异常:
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会导致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升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草酸代谢异常患者尿中草酸盐结晶易沉积,这些均为结石形成的物质基础。需通过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明确代谢缺陷类型,针对性使用枸橼酸钾、别嘌醇等药物调节。
2、尿路梗阻感染:
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狭窄等梗阻性疾病会造成尿液滞留,磷酸铵镁结石多继发于变形杆菌等尿路感染。梗阻与感染形成恶性循环,细菌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形成碱性环境,促进磷酸盐结晶析出。解除梗阻需根据病情选择输尿管支架置入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3、饮食结构失衡:
长期低水分摄入使尿液浓缩,高动物蛋白饮食增加尿酸排泄,过量摄入菠菜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易形成草酸钙结石。地域性高硬度饮水地区居民结石发病率显著增高,维生素B6缺乏也会干扰草酸代谢。每日饮水量应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
预防尿结石需保持每日充足饮水,均衡摄入乳制品与蔬菜,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适度运动可促进小结石排出,长期久坐职业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出现腰部绞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合并肾积水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定期复查尿液常规与泌尿系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