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从古至今,医学界一直流传着“生姜包治百病”的说法,对于那些特别喜欢养生的人士来说,对姜实在是特别的青睐。“吃姜不去皮,吃错害自己”?吃生姜要不要去皮?请不要别做错了,到底应不应该去皮,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生姜营养成分以及作用
生姜是家庭必备调味品,在不少人看来更是养生食材,从营养成分分析,生姜当中富含丰富维生素B族,以及铁、镁、钾等微量元素。从中医角度分析,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可谓药食同源。
吃姜可以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1.预防中暑
夏日高温,是最容易导致人体中暑的因素,新闻中曾多次出现因中暑导致热射病重病、死亡的患者,不免遗憾。而生姜做成姜汤饮用,可以促进人体排汗,达到降温的目的,还能提神醒脑,提高工作状态,从而缓解心悸、头晕和恶心等症状。
2.消肿止痛
根据相关科研成果,生姜可以起到一些抗生素的作用,尤其是对沙门氏菌,食品在高温下易受细菌污染,细菌生长迅速,易诱发急性胃肠炎,这时,适当吃姜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3.治疗感冒
天气转凉,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就会患上感冒,此时很多人都会泡生姜水来缓解症状。其实这是生姜的发汗作用在起到效果,人在发汗时生姜能去除体内的寒气,所以对于治疗风寒感冒有好处。
4.促进循环
适当吃生姜对血液循环保持良好有帮助,许多人到了秋冬季节手脚多有冰冷表现,穿再多衣服也无法保持温暖,这种情况大多提示循环能力差,血液无法及时提供给需要的地方,热量产生少,通常会肢体冰凉。
5.活血化瘀
因为生姜性质温和,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如果可以适当进食一些生姜,往往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气,这样才能达到活血的作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吃姜到底要不要去皮?
其实这件事情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吃姜去不去外皮,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不过从中医角度理解,生姜去不去皮的功效不同。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生姜皮则味辛、性凉,功效上略有不同。
生姜做菜的时候,是否去皮并没有明确的定论,而是要根据食用者的身体情况来决定。不仅仅是关于是否去皮的争论,一些食用生姜的常见误区,很多朋友仍然信以为真,导致生姜应有的营养价值流失,需要及时纠正。
在哪些情况下吃生姜需要去皮?
1.经期女性
对于有痛经问题的女性朋友们而言,在月经期间喝一杯红糖姜水,可以很好的温暖子宫,改善痛经问题。而此时姜皮是凉性的,就需要把姜皮给去掉,这样可以更好的去利用生姜本身的热性。
2.吃冷食后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吃了寒冷食物以后,这时候进食生姜就需要将生姜皮去掉,以免加重体内的寒冷。
3.当做配料
人们通常在食用海鲜时,一般会调配酱料用以搭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中和海鲜本身自带的凉性,这时我们就最好去处姜皮,以免发生“冲突”。
4.脾胃差的人
对于脾胃功能不好的朋友,熬姜汤就要把皮去掉了,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吃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不过量去吃
无论是吃什么东西,都必须要适量才可以,就算是吃生姜也是如此。虽然生姜本身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吃得过量也同样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少吃生姜才可以,否则就会出现喉咙干痛上火等情况。
2.尽量白天吃姜
白天适合吃一些温补的食物,这样有利于阳气的生发。那为什么晚上不适合吃生姜呢?因为晚上阴气重,此时吃生姜会影响身体,尤其是睡眠,易造成精力过于旺盛,进而引发睡眠障碍。
3.不吃腐烂生姜
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4.感冒的人勿吃
我们都知道感冒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吃一些姜有助于我们康复,可风热感冒却不行!当你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的时候就不要再吃生姜。
5.注意保质期
在吃的时候,要注意生姜是有保质期的,还有吃生姜的时间,如果吃错了,那就不是养生,而是在伤身了。
生姜发芽后还可以吃吗?
发芽生姜本身没有毒,但发芽后,姜本身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会慢慢减少,姜也会变得干瘪粗糙,风味下降。需要提醒大家是,发芽的姜比较容易腐烂变质,如果是“烂姜”就不能吃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