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肝功能的常见坏习惯主要有长期酗酒、滥用药物、高脂饮食、熬夜劳累、忽视肝炎防护五种。
1、长期酗酒: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损伤肝细胞,持续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已出现肝功能异常者需严格戒酒,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等护肝药物。
2、滥用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超量服用会引发药物性肝损伤,部分中草药如何首乌也存在肝毒性。需避免自行联合用药,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就医。
3、高脂饮食:
长期摄入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会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沉积超过5%即属病理状态。建议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合并肥胖者需通过有氧运动减重5%-10%,每周运动不少于150分钟。
4、熬夜劳累:
夜间23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修复关键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转氨酶升高。长期过度劳累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病。建议保持7小时睡眠,午间可闭目养神20分钟。出现持续乏力、肝区隐痛需排查肝纤维化。
5、忽视肝炎防护:
乙肝、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未接种疫苗或共用剃须刀等行为均存在感染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肝炎标志物,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应及时补种疫苗。确诊病毒性肝炎需规范抗病毒治疗。
养护肝脏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饮水2000毫升促进代谢,适量食用枸杞、蒲公英等药食同源食材。坚持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肝区不适。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有肝病家族史者需缩短筛查间隔。出现蜘蛛痣、肝掌等典型体征时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须立即就医。